5月31日上午,在澳门举办的第十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期间,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主办、瑞典驻华使馆企业社会责任中心协办的“创新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可持续基础设施”平行论坛成功举行。承包商会秘书长张湘、瑞典驻华使馆参赞兼企业社会责任中心负责人龙丽莲分别致辞。来自国际机构、金融机构、中国和瑞典两国企业的专家从“创新、合作”角度,围绕“一带一路”可持续基础设施的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近120名各界代表参加该论坛,论坛由承包商会战略与咨询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尚升平主持。
张湘秘书长在致辞时指出,中国承包商当前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业务模式正在从“规模数量拉动”向“合作创新驱动”转变。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关切,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开发建设高质量、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已成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承包商会发挥平台优势,积极倡导和推动会员企业在境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资和建设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基础设施项目,并为会员企业量身定制了《中国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指引》,有效帮助会员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改进可持续发展实践。
龙丽莲参赞表示,瑞典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也是第一个与中国就企业社会责任签署双边合作协议的国家。长期以来,瑞典使馆CSR中心始终致力于同中国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或组织合作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工作。她认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贯彻“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需要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可持续基础设施的发展。她也期待更多的瑞典企业能够将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应用到“一带一路”基建项目中来。
在主旨发言环节,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北京首席代表Peter ling—Vannerus介绍了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并从经济、技术、安全、政策、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发展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潜在驱动因素和风险。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驻华首代吉乐(Thorsten Giehler)介绍了德国、中国以及老挝开展三方合作的案例,并对中德两国在非洲开展第三方合作,促进可持续基础设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沃尔沃集团(中国)代表马军分享了公司在积极参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运输解决方案促进社会繁荣、实现可持续投资和公平竞争的实践。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杜春国总经理介绍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积极推动F+ESG模式的情况,并结合项目案例分享了公司投资、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基础设施的理念和实践。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张旭从创新融资模式、开展国际合作、履行社会责任等6个方面畅谈了公司在孟加拉国项目中的经验和体会。
在专题研讨环节,论坛邀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官员王亚琳、亚投行高级采购顾问叶英、瑞典斯堪尼亚公司香港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负责人Alexander Mastrovito、中国路桥总经理助理兼港澳地区董事总经理阚军和中土集团港澳分公司执行董事郁葱围绕“各方如何加强合作推动可持续基础设施发展”的主题进行互动交流与研讨。有关嘉宾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不同角度、结合各自专业背景分享了对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经验,并就通过创新、合作实现可持续基础设施的路径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了多项共识。有关研讨由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王瑞主持。
本场平行论坛是继2017年承包商会与瑞典驻华使馆联合举办“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基础设施”论坛以来,双方合作组织的又一场以可持续基础设施为主题的论坛。双方表示,未来将继续密切合作、进一步发挥平台和纽带作用,为推动“一带一路”可持续基础设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